BOPP合成纸在印刷前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,以提高其表面张力,增强油墨的附着力和印刷效果。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电晕处理和火焰处理,但其中电晕处理因其简便易行且处理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。
电晕处理是通过在薄膜表面施加高频高压电,使其电晕放电,产生细小密集的火花。这些火花电离空气,形成低温等离子体,这些等离子体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冲击薄膜表面,引发塑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断裂,产生自由基,进而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、交联反应,使薄膜表面产生极性基团,增大表面粗糙度。同时,电晕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臭氧,臭氧作为强氧化剂能进一步氧化塑料表层分子,提高表面张力。
电晕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设备准备:电晕处理系统由电晕辊及压辊、电极极板、排风系统、电气控制部分等组成。电晕辊通常采用耐高温、耐臭氧的硅橡胶或特殊聚氨酯弹性体制成。
施加电压:在电晕辊与电极极板之间施加高频高压电,产生电晕放电现象。
处理薄膜:BOPP合成纸通过电晕辊与电极极板之间的间隙,受到低温等离子体的冲击和臭氧的氧化作用,表面性能得到改善。
排风降温: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和热量通过排风系统排出,同时利用水冷散热系统对电晕辊进行降温。
电极类型:双电极与单电极相比,在相同耗能情况下能产生更高的处理值,且能减少储存时表面张力的衰减和薄膜表面的静电感应。
薄膜温度:随着薄膜温度的升高,表面处理值会相应变大。因此,通过调整预热辊的设定温度或横拉出口薄膜的温度,可以改善薄膜的表面处理效果。
生产线速度:不同的生产线速度会影响薄膜在极板间停留的时间,从而影响电晕处理效果。通常,电极电压需要随着生产线速度的增大而增大。
电极排风量:电极排风阀门的开启度会影响薄膜表面处理值的大小。排风量越大,表面处理值越小;反之,排风量越小,表面处理值越大。但需注意,排风量过小会导致臭氧浓度过高,对环境和设备造成不利影响。
表面材料:聚丙烯的均聚物与共聚物在经受同样的电晕处理后,表面张力会有显著差异。此外,表面涂覆的爽滑剂或抗静电剂也会影响电晕处理效果。
极板间隙:极板间隙的大小对电晕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减小电晕辊与电极极板之间的距离,以提高处理程度。
综上所述,BOPP合成纸在印刷前进行电晕处理是改善其表面性能、提高印刷效果的有效手段。通过合理调整处理参数和设备条件,可以获得理想的表面处理效果。